蛋白质/肽共修饰聚合物纳米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策略
我们很高兴与您分享最近发表在Neuroprotection(NP)上的系列论文。本刊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可供全世界读者不受时间、地区限制,即时免费在线阅读。
我们很高兴与您分享最近发表在Neuroprotection(NP)上的系列论文。本刊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可供全世界读者不受时间、地区限制,即时免费在线阅读。
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二维聚苯胺(2DPANI)晶体,克服了聚合物在导电性方面的主要限制。 其独特的多层结构允许金属电荷传输,为电子学和材料科学的新应用创造了条件。
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潜力和高安全性,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设备之一。同时,聚合物电解质凭借其高柔韧性、优异的界面兼容性和可加工性,在锂金属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固体电解质的厚度降低到小于30 µm时,所组装的电池有望展现出超过400 Wh kg
聚合物收缩率越低,制品的尺寸精度就会越高,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有效降低聚合物收缩率的改性方法。
粘合剂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场所,包括电子产品、建筑行业以及包装材料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粘合剂不断发展进步,具有越来越好的粘合性、耐用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但粘合剂的废弃处理以及可持续性往往被忽视。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粘合剂都是石油衍生产品,很难被生物
离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IPE)是将离子液体(IL)融入聚合物基质中,为安全的固态锂金属电池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途径。然而,由于[Li(anion)n]-(n-1)团簇的形成和有机阳离子对Li+传输位点的占据,Li+动力学缓慢,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促使能源存储向可再生、可持续转型,锂离子电池因其出色的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充放电效率,在能量储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保持其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同时,亟需实现从化石基材料至可再生材料的转换,以此增进环
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池,从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出行的电动汽车,电池如同能量心脏,默默为设备提供动力。但传统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局限,也时常给我们带来困扰,比如手机续航不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等。如今,科技领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固态电解质领域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4.104605奇遇科技官网:https://www.adventuretech.cn如无法打开,请拷贝网址到浏览器查阅。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中与 NCM 阴极兼容的聚合物电解质(PEs)作为先进电化学储能的关键候选材料正受到广泛认可,其具备显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深入研究了 PEs,重点关注利用电子基团电负性进行分子结构调整的设计策略。探讨了 PEs 与 NCM 阴
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促使能源存储向可再生、可持续转型,锂离子电池因其出色的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充放电效率,在能量储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展望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其在维系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同时,亟需实现从化石基材料至可再生材料的转换,以此
近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深研院)刘思捷/香港科技大学Kristiaan Neyts教授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国际期刊上综述研究了硫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并被评选为正封面(front c
近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传峰团队报道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超分子策略,利用主客体作用构建颜色可调的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材料。通过将杯[3]吖啶修饰的聚合物与具有不同吸电子能力的客体进行组装,由于聚合物中的大环供体和客体受体之间强的空间电荷转移(TSCT)作用,使
锂金属电池(LMBs)具有高理论容量(3680 mAh g−1)和低工作电位(-3.04 V vs. SHE),这可以显著提高能量密度。在电解液体系中,Li+通过离子偶极力和库仑力与溶剂分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独特的溶剂化结构。虽然碳酸盐溶剂的高介电常数提供了高锂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成本效益和环保特性,已成为“后锂”时代能源存储系统的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然而,AZIBs仍面临显著挑战,例如由于过量的自由水和随后的副反应,锌阳极表面会积累无效副产物。这严重恶化了与局部化学腐蚀、钝化和氢气析出相关的问题
刚性多孔材料因其独特的高比表面积和可调孔径,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吸附净化、传感、能量存储与转换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它们可用于存储氢气、甲烷等清洁能源气体,分离二氧化碳或烃类工业气体,作为高效催化剂或催化载体促进化学反应,以及实现药物缓释和
颠覆性含能材料指能量密度比常规含能材料高一个量级以上的新一类高能量密度物质,是含能材料研究的前沿和难点,典型代表之一为聚合氮化合物。氮气分子由N≡N三键组成,约为946kJ/mol的键能成为储存最强化学能的双原子分子之一,氮因之成为含能材料的重要组成。理论预测
设计具有高钠离子导电性和在宽电压窗口内界面稳定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对于构建全固态钠金属电池(ASSMBs)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传统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s),如聚环氧乙烷(PEO)及其衍生物,在室温下由于钠离子扩散动力学迟缓,在高电压充电时(> 3.8 V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因其在不对称有机合成和点击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曾分别于 2001 年和 2022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因其在不对称有机合成和点击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曾分别于 2001 年和 2022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